本次展演中的三座動力裝置分別以「扭力(Torsion)」、「彎曲力(Bending)」及「重心轉移」三種力的表現來發展,觀眾入場時裝置皆以緩慢、間歇地運作著,彷彿作用力早已存在在整個空間當中。隨著展演的進行,觀者可以看見三座裝置不斷變形、解體、甚至破壞。「扭力」(動力裝置 - 脊髓)以一個巨大的外力機構把包裹著膠膜的木棒交互扭斷,膠膜延續了木棒的斷裂,使得木棒殘骸纏繞、扭曲甚至相互擠壓;「彎曲力」(動力裝置 - 肉片)使用PVC板、一分木板等裝潢用防撞材料相互交疊,整個裝置受力拱起、並隨著彎曲力持續的增加,使得木板斷裂及PVC板扭曲變形;「重心轉移」(動力裝置 - 轉移)中PVC管以及交流馬達透過束帶結合,馬達作為動力源使之站立、摔下、翻動甚至與其他部件攪和,直至接合處無法承受,整個裝置不斷地分解。

在動力裝置的控制技術上,裝置創作者思考如何使裝置/機器更能回應舞者以及力的作用,不使用攝影機、機器視覺辨識等常見技術來捕捉舞者動態的原因,在於機器視覺技術捕捉的絕大多是舞者外在的資訊,而不是裝置創作者所關注內在發力的方式:譬如作品中骨舞者的身體看似緩慢移動,但舞者身體內部是不斷發力、緊繃的。與肢體創作者和舞者溝通、測試後,選擇肌電感測器(EMG Sensor)採集舞者肢體內在肉眼所不可見的肌肉訊號、以及三軸加速度感測器(Accelerometer)獲取舞者轉向、加速度的動態後,透過程式編程及感測器的反饋資訊反推舞者施力的狀態,用來控制實體動力裝置的動或靜、內縮擠壓或外展脫離,也因此每場次裝置的樣貌因舞者狀態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
動力裝置 - 脊髓
Installation - Spiral

動力裝置 - 肉片
Installation - Slice

動力裝置 - 轉移
Installation - Shift

關於控制系統與感測器
About Control System and Sensors

創作草稿|Sketch

all photos ©2023 C-LAB Sound Festival: NTTxC-LAB Re-Fracture|Photo by: B.O.Photo|Co-production: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、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(C-LAB)